ONTACT US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电话:15233189922
座机:0318-7980300
网址:www.cnjinshuwang.com
Email:1252754547@qq.com
查看更多联系我们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天宫一号升空倒计时

【文章作者:信息中心】【日期:2011-09-29】【点击次数:
 承担天宫一号发射任务的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上。刘 龙 梁 杰摄影报道
 承担天宫一号发射任务的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上。刘 龙 梁 杰摄影报道

  核心提示

  天宫一号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就绪,将于今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择机发射。

  9月28日下午,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一一回应公众关注:交会对接有何难点?女航天员何时能进入太空?天宫一号如何应对太空碎片和垃圾?

  9月28日下午,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 T1火箭完成推进剂加注,标志着天宫一号发射前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发射进入倒计时。

  天宫一号将与神舟八号进行两次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说,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将于9月底至11月中旬,相继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交会对接。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 T1火箭已于28日下午加注推进剂完成,将于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择机发射。

  按照计划,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经两次变轨进入高度约为350公里的近圆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分离后再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1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将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目前,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武平表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支持多次交会对接,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

  空间交会对接是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在预定的空间轨道交会,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体的过程。交会对接技术与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

  武平介绍说,空间交会对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于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运行和维修;二是用于为长期在轨运行的空间设施提供物资补给、人员运输和空间救援;三是用于登月和深空探索等航天任务。

  与美、俄早期交会对接试验相比,我国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技术、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一是目标飞行器可支持多次交会对接,减少发射次数;二是目标飞行器按我国后续的空间实验室要求设计,可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同时,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三是还可同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武平说,与载人航天工程前期任务相比,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具有四个方面的难点:一是技术要求高。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指标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载人飞行器在轨寿命要求大幅提高。

  二是新技术采用多。突破了运载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导技术,组合体控制和管理技术等。

  三是验证难度大。部分新研设备在空间环境下的功能性能指标无法得到全面真实的验证,尚需通过飞行试验考核。

  四是组织实施更为复杂,对任务组织指挥、各系统协同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多种故障预案应对交会对接试验风险

  据介绍,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科技活动。1990年以来,世界航天发射1600多次的成功率约为93.7%,其中,中国航天近130次发射成功率约为94.4%。近期,国际上的航天发射活动相继出现了一些挫折,这些都说明了航天发射活动具有较高风险性。

  武平介绍,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是航天领域公认的技术难关,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同样面临着高风险的挑战,为此我们作了艰苦的努力。一是对飞行产品的研制、生产和测试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二是对交会对接方案进行了充分的地面仿真与试验验证;三是针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分别制订了200多种故障预案,并加强了故障处置演练。

  天宫一号如何应对空间碎片和垃圾?武平介绍说,此次天宫一号任务,采取了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

关键字:天宫一号升空倒计时